中新網山西新聞12月22日電 落葉飄灑、青草鋪地,冬日的惠豐公園風景如畫。然而在不久之前,這里還是垃圾亂堆亂放、落葉無人清理。針對這一問題,山西長治市潞州區延南街道惠豐社區吹響“環境整治哨”,快速對接市園林處,工作人員聯合社區志愿者立即進行集中整治清理,讓公園面貌煥然一新。
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主戰場,潞州區把創城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把文明城市創建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聚焦重點、攻克難點、打通堵點,讓創建成果有“厚度”,更有“溫度”。
潞州區堅持高站位推動、高起點謀劃,形成了以十個工作組為橫向,處級領導包聯鎮(街道)、區直單位包村包街巷、街道社區包點包片為縱向的“雙向三級”工作責任制;堅持邊查邊改、邊改邊查、立查立改,全區上下深入實地,分片包干,跟蹤督辦;堅持問題導向,以老舊小區、背街小巷、集貿市場、校園周邊等為重點區域,聚焦基礎設施、環境衛生、安全生產等關鍵環節,打好集中整治“殲滅戰”“持久戰”。
全區黨員干部把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煥發出來的精氣神,轉化為創城真抓實干的實際行動,將創建工作深入到每個“末梢神經”。住建部門成立專門工作小組,重點整治“蜘蛛網”、路面油污等頑疾,突出治理主次干道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現象;在西街街道的公共區域,各式各樣的精美創城海報引人注目,讓居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養;在紫金街道紫苑社區,黨員志愿者們粉刷小區大門、翻新車棚……大家用實際行動為創城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群眾有所呼,部門有所應。潞州區各級各部門全方位持續推行“街巷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構建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吹響了創文聯動、交通治理、環境治理“連環哨”。各鎮(街道)、村(社區)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對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充分發揮“吹哨人”作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告知相關執法部門,并建立工作臺賬,對解決情況進行記錄。群眾需求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全區17個鎮(街道、中心)、218個村(社區、菜場)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1支志愿服務大隊、400余支志愿服務小隊活躍在潞州區的大街小巷,“社區+社團+社工”三社聯動模式日臻成熟,各基層所站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力實施“愛心60”工程,完善3處“520”餐廳助力居家養老;引進專業養老組織,39家居家養老服務站造成直接或間接受益群體近3萬人;依托教育服務平臺,打造全區第一家200多平方米的“家庭教育基地”,受惠兒童近千名。
如今,行走在潞州區的大街小巷,亮麗整潔的街道、安全通暢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融匯成品質潞州的文明底色,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