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西新聞12月31日電 12月30日,山西陽城縣在次營鎮東村村舉行王春主題公園開園暨紀念王春同志誕辰114周年活動,致敬革命前輩,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感悟初心使命,激發奮進新征程的熱情和斗志。

王春,1907年12月30日出生于陽城縣次營鎮東村村,1926年入黨,是陽城地區的第一名共產黨員。1923年,他與趙樹理相識,引導其接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并于1927年介紹趙樹理加入黨組織,被趙樹理稱為“啟蒙老師”“文字之交”。
抗日戰爭爆發后,王春投筆從戎,開始走上新聞生涯。先后擔任《黃河日報》主編、《新華日報》編輯科長、《新大眾》社長等,以通俗化、大眾化的文風,組織采編了大量來自抗戰前線的生動報道,極大地鼓舞了老區軍民英勇抗戰的斗志和士氣。1948年3月,王春主編、出版了晉冀魯豫版《毛澤東選集》,內容豐富,裝幀精美,廣為傳播,深受好評。1949年初,王春隨人民解放軍第一批進京“趕考”,出任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委員、新聞出版部副部長兼新聞出版處處長。新中國成立后,王春出任《工人日報》第一任社長。在百廢待興、艱難困苦的歲月里,王春把滿腔的熱情傾注在新聞事業上,為了辦好中國工人階級的第一張報紙,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不幸英年早逝,年僅44歲。
王春同志一生貫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建國初期,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傳播者,他以筆為槍,以紙為陣,為新中國新聞出版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新聞出版家、文藝評論家、語言學家和新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奠基者和創始人之一。

為了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2018年以來,次營鎮把王春主題公園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程,在工人日報、中國工人出版社、趙樹理研究會等單位和王春同志親屬的大力支持下,公園建設順利推進。新落成的王春主題公園,占地12000平方米,有雕塑廣場、浮雕文化墻、展廳和故居等設施和場所。

活動中,陽城公安民警向王春塑像敬獻了花籃。王春同志的孫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處處長王寧,深情講述了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爺爺王春組織學潮運動、主編進步報刊、致力文化普及的感人故事,催人淚下。
《工人日報社》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周智表示,《工人日報社》將以此為契機,發揚老社長為黨的新聞事業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的精神,把這張工人階級的報紙辦得更好,同時積極宣傳王春故鄉天翻地覆的變化,為王春故鄉加快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報社的一份力量。
固隆中學的學生以鏗鏘、清脆的聲音,朗誦了詩歌《血寫的答卷》節選,講述了王春同志“進京趕考”的片斷,令人動容。兩名本土歌手演唱了原創歌曲《王春的故事》,動人的旋律撥動了人們的心弦,令人熱淚盈眶。

在深情、悠揚的旋律中,中共晉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一級調研員候虎勝,陽城縣委副書記朱慧杰,《工人日報》社黨辦主任周智和王春孫子王寧,共同揭開了鮮紅的綢絹,王春主題公園正式開園。
陽城縣委副書記朱慧杰表示,王春主題公園的建成,既是我們對故人的緬懷,更是對紅色精神的傳承。全縣各級黨組織要把王春主題公園作為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陣地、好載體,積極利用這一紅色資源,把黨史教育引向深入,把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以更加飽滿熱情和斗志,開拓進取,團結奮斗,繼續新時代新的“趕考”,為推動陽城全方位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完)(陽城縣委宣傳部 白軍社 栗園園)